橘之堡是一家中式的簡餐餐廳,離熱鬧的廟口才一個路口而已
店裏賣的是魚類、小火鍋、煲類、鐵板套餐還有下午茶,餐點的份量上大多可以滿足一般人一餐的需求
假日用餐時段幾乎都是客滿的,記得用餐前最好先事先預約,才不會需要坐在門口枯等
※原本橘之堡在中正公園旁,也有一家專賣西式餐點的景觀餐廳,可惜去年因租約到期而歇業了
橘之堡是一家中式的簡餐餐廳,離熱鬧的廟口才一個路口而已
店裏賣的是魚類、小火鍋、煲類、鐵板套餐還有下午茶,餐點的份量上大多可以滿足一般人一餐的需求
假日用餐時段幾乎都是客滿的,記得用餐前最好先事先預約,才不會需要坐在門口枯等
※原本橘之堡在中正公園旁,也有一家專賣西式餐點的景觀餐廳,可惜去年因租約到期而歇業了
中式料理的餐廳往往會給人有種大圓桌、多項合菜料理的感覺,並且在用餐的環境上不是很講究
雖然紅廚私房菜的名字很明顯就是中式餐廳,但是它的外觀卻很有西式餐廳的fu,而且裏面幾乎都是8人以下小桌為主的用餐環境
安一路100巷這條不起眼的巷子裏,有著純米製好口味的50年粿仔湯老店
雖然我老家是在安一路34巷內,可我也是近幾年才聽過有這一家好吃的粿仔湯
基隆就是路小停車難,雖然安一路這一段路旁有劃停車格,但是一定要運氣超好才有可能停到停車位
想來這裏享受美食的朋友們,還是乖乖的停在西定路或是成功二路的停車場,步行的時間大約三分鐘就到了
日賣千碗的基隆知名小吃店小文肉焿,開店至今應該接近四十年了
在我的外食的記憶裏,這家合口味好吃的肉焿魯肉飯永遠是基隆老家的首選(老家就住旁邊巷子裏,大約四、五層樓梯的山上而已 XD)
[已歇業]
百八魚場基隆店在火車站的正對面(過幾天新火車站就要開幕,會變成斜對面了),小艇碼頭旁邊的二樓
這個地方停車不是那麼的方便,只有旁邊一個小小的停車場而且很容易就客滿
朋友還因為如此,就停到東岸或是信二路那邊再走過來用餐
鄉土味的招牌看起來似乎是很簡單,但是仔細看一下那行"原信義國中雞肉飯創始店"
通常會敢打出這樣的誑語招牌,想必其中應該一定有什麼過人的地方吧
我想我只知道這個雞肉飯不是嘉義的那種雞肉飯就是了......
過港路本來就不是一條很大的路,只有雙向的車道可以通行而已
因為86的招牌不是很大,所以如果你是從暖暖的方向過來的話,記得過了暖江國小的路口就到了
雖然這家店並不是什麼有名氣的美食店,但是還是要提醒各位一下
去之前記得要先訂位,因為真的很容易就客滿
照牌小小的不夠明亮,路過時很容易就錯過了
曇朵餐廳應該算是附設在潮境風呂溫泉會館內的左側
而這家潮境風呂算是基隆惟一的一家溫泉會館
比起一般北部常去的泡湯聖地而言,這家應該算是中高級以上的消費
光是看建築物與內裝,倒是真的有其價值
早期金龍肉羹是在南榮路口與人合租店面營業。一直到1990時才搬到現在的中船路店址,然後就一直有名氣到現在了!
老闆當初利用一些基隆的特產當成配菜,統稱菜頭魯(吉古拉、豬血、菜頭、菜捲、油豆腐…)的小菜也算是這家店的特色之一
為什麼叫要叫金龍肉羹呢?因為老闆的名字就叫金龍
為什麼也有賣豬腳呢?因為老闆自己也愛吃豬腳
不大的店面,裏面的位置也不多
「滴水坊」之名,來自「滴水之恩,湧泉以報」,以茶會友之意。中國自古便非常重視「報恩」思想,歷史上關於感恩、報恩的故事更是不勝枚舉,這種報恩的思想對導正社會善良風氣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力。
星雲大師在創建佛光山的過程中,獲得萬千信徒的喜捨幫助,使道場在廣大信徒的護持與佈施下逐步發展成長。因此,大師感懷於信徒的奉獻與基於回饋的想法,經常教育我們要「滴水之恩,當湧泉以報」。正是由於這種信念,「滴水坊」之名遂由此而生。
目前佛光山全球各別分院共有超過二十處設置滴水坊,並分別與美術館、書坊、文物館結合,使其功能不僅是素食的提倡,更是一處兼具文化、書香、藝術氣息,可充實信徒心靈世界與提升文化教育內涵的好去處。
「滴水坊」的設立並不在商業、謀利,而志在給予信徒、大眾方便,只要能為大眾提供一個方便的用餐場所,雖然只有一壺茶、一份餐點,也能讓人吃得歡喜、吃得健康,就是大師當初設立滴水坊的最大理念。在物價波動大的現代社會中,以平價實惠的消費,提供大眾一個素食與知性的心靈饗宴「走進滴水坊,您將以禪香妙味洗滌性靈。」
雄偉的入口極樂寺大門